为深学笃用世界十大赌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世界十大赌博总书记“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把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,升级优化“三全育人”协同机制,全面提高立德树人成效,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(人工智能)学院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重庆科技大学《“三全育人 从我做起”主题活动实施方案》,紧密围绕学校年度九大任务,以全员协同育人为核心,创新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度,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育人模式。院长向毅教授作为学院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,带头深入一线,落实学校“两走一贴近”要求,走进教室、走访寝室、贴近学生,有效推动了学院三全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。

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。作为软件工程(3+2)2022-01班的本科生导师,向毅始终坚守教学一线,与学生共同听课,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。他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,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,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。向毅院长还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,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,创新教学方式方法,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,有效提升了课堂育人实效。

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,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。向毅经常深入学生寝室,与学生面对面交流,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。在软件工程(3+2)2022-01班的寝室走访中,向毅发现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迷茫和焦虑。他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诉求,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行业经验,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,鼓励学生要勇于尝试、敢于创新,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。同时,他还督促辅导员做好寝室管理和服务工作,确保学生有一个安全、舒适、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。

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集体,也是开展协同育人的重要平台。向毅主动联系软件工程(3+2)2022-01班,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,及时了解班级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成长需求。在一次班级座谈会上,向毅认真听取了班干部和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课程难度大、实践机会少等问题,他立即与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了沟通协调,优化了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。同时,他还鼓励同学们要积极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,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
在向毅的带领下,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(人工智能)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全员协同育人机制,印发了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(试行)》。学院成立了由书记、院长为组长,分管教学副院长、副书记为副组长,各系(中心)、党政办、学工办、教务办负责人为成员的联系服务团队,负责联系服务一个或多个专业。同时,学院教师与辅导员“一对一”结成对子,深度参与学生教育服务管理。这种全员协同育人的机制,有效形成了育人合力,提升了育人效果。在软件工程(3+2)2022-01班的三全育人实践中,向毅与辅导员紧密合作,共同推进了班级的各项育人工作。一是定期召开班级会议,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;二是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,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;三是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联系,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三全育人工作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
向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三全育人”的理念,他深入教学一线、贴近学生生活、搭建沟通桥梁、创新育人机制,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倾注了大量心血。相信在向毅院长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(人工智能)学院的育人工作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!